最近人氣很火的港土茶記,本來之前搞過一次tasting event,結果前一天send email說postpone,更改日期也沒有提及。其實地道的香港本土美食我一直也很有興趣,不如自己以普通食客的身份來試試水準吧!

收銀台處有賣菠蘿包、蛋撻和雞批


餐桌底下有個小抽屜,裡面擺放著餐具

先來一杯紅豆冰,這裡的紅豆冰是用椰汁去調,有淡淡的椰香,味道不會過甜,但敗筆出在紅豆,煮的不夠軟,有些紅豆粒還是硬邦邦的

例湯是豬骨湯,濃得有點誇張,似乎是用了很多肥膏去熬的,表面漂著一層白色的脂肪,喝起來有點肥膩

這裡的餐蛋麵頗具噱頭,餐肉是自家製,絕非超市的罐頭貨色,肉味香濃,肥瘦相宜,也不會太咸,確實是挺好吃的;那聽古典音樂長大的雞產出來的蛋也如何呢…造型是不錯的,味道的話,恕我沒吃出來太大分別,只是蛋黃的部分更香甜純淨一點。麵條十分爽彈,湯底也濃香不死咸,確信是沒有用味精。要我說這碗麵的亮點,就是蛋上面那一小撮蔥絲,把整碗麵的香勁都帶起來了



另一個古典音樂作品肉鬆蒸蛋就更平凡了,蒸蛋的水準的確是高,柔滑香甜,火候控制得相當好,周邊連氣泡也沒有;但肉鬆部分又肥膩了些,而且肉質也有點過硬,和蛋的質感很大反差

這碗白飯也沒啥特別的…

甜魔在此,當然少不了試多幾樣甜品,木糠布甸雪得過硬,忌廉部分一點也不幼滑,令人失望

蜜糖腐乳多士將濃咸的腐乳配以甜香的蜜糖,創意十足,二者帶來的對比也確實給味蕾帶來驚喜,可惜多士端上來的時候已經不夠熱度,邊角也不是很脆,任憑調味再出色,不夠熱的多士也沒可能好吃吧?


收銀台處有賣菠蘿包、蛋撻和雞批


餐桌底下有個小抽屜,裡面擺放著餐具

先來一杯紅豆冰,這裡的紅豆冰是用椰汁去調,有淡淡的椰香,味道不會過甜,但敗筆出在紅豆,煮的不夠軟,有些紅豆粒還是硬邦邦的

例湯是豬骨湯,濃得有點誇張,似乎是用了很多肥膏去熬的,表面漂著一層白色的脂肪,喝起來有點肥膩

這裡的餐蛋麵頗具噱頭,餐肉是自家製,絕非超市的罐頭貨色,肉味香濃,肥瘦相宜,也不會太咸,確實是挺好吃的;那聽古典音樂長大的雞產出來的蛋也如何呢…造型是不錯的,味道的話,恕我沒吃出來太大分別,只是蛋黃的部分更香甜純淨一點。麵條十分爽彈,湯底也濃香不死咸,確信是沒有用味精。要我說這碗麵的亮點,就是蛋上面那一小撮蔥絲,把整碗麵的香勁都帶起來了



另一個古典音樂作品肉鬆蒸蛋就更平凡了,蒸蛋的水準的確是高,柔滑香甜,火候控制得相當好,周邊連氣泡也沒有;但肉鬆部分又肥膩了些,而且肉質也有點過硬,和蛋的質感很大反差

這碗白飯也沒啥特別的…

甜魔在此,當然少不了試多幾樣甜品,木糠布甸雪得過硬,忌廉部分一點也不幼滑,令人失望

蜜糖腐乳多士將濃咸的腐乳配以甜香的蜜糖,創意十足,二者帶來的對比也確實給味蕾帶來驚喜,可惜多士端上來的時候已經不夠熱度,邊角也不是很脆,任憑調味再出色,不夠熱的多士也沒可能好吃吧?
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